发布时间: 2025-08-18
阅读次数:
信息来源:
一、天地眷顾 生态优越
乾红生态茶园基地位于苏、浙、皖三省交界的宜南山区太华山乾元岕,总面积达6200亩,年产茶叶100余吨,是江苏省较大规模的一家无公害基地茶场,2023年获评“国家级生态农场”、“江苏老字号”、“2023中国最美茶山”等荣誉称号。这里是缔造传奇的神秘北纬30°地带,群山环抱,万亩竹海呈天然屏障,为茶树的生长隔绝了俗世尘埃。茶树与翠竹惺惺相惜、安静生长,让每一片茶芽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加纯净通透。这里拥有天然的聚宝盆地貌,日照充足,雨水丰沛,因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小气候,平均2.7万个的负氧离子指数,是茶叶最幸福的生长环境。
这里土质肥沃,是天然的富硒土壤。2021年,“宜兴市太华镇天然富硒地块”成为全国首批30个天然富硒地块之一,成为江苏省唯一获得认定的天然富硒土地,太华也因此被誉为江苏硒源。通过对茶园土壤进行多点混合土样采集方法进行取样化验,测得硒含量为0.619毫克∕千克,超出0.4毫克∕千克的国家富硒土壤标准。硒元素蕴藏于有机土壤中,能参与茶树的生长周期,是提高茶叶芳香的神奇物质。同时,茶园的景观设计在华东地区也是首屈一指。茶树间种植了各种花果树木,比如桃树、梨树、樱桃、杨梅、榆叶梅、含笑、香樟、桂花等等,这些植物不仅丰富了茶园的生态系统,吸引了各种野生动物在茶园生存繁衍;而且他们与茶树根脉相连,枝桠交映,茶吸果香,花窨茶味,成就了茶叶天然的花果香气。
二、一季采摘 三季养护
在茶园日常管理和养护中,始终秉承人工除草、施有机肥、零杀虫剂这三大原则,一季采摘,三季养护,保持品质优越性。大家常说,“七挖金,八挖银”,意思就是七八月份是茶园除草最好的时候。一般来说,梅雨季过后(通常在五月中旬),茶园的除草工作就开始了,而此项工作将持续到11月底,为期6个月。虽然使用除草剂省时、省力得多,但茶树上会有残留,导致茶叶品质受影响,且年复一年,土壤的肥力会有所下降。因此,为了保证后期茶叶的产量与质量、天然与健康,乾红宁愿花费更高的成本去坚持人工除草。目前基地拥有专业的茶农团队50余人,负责茶树的日常管理和养护。
在每年的十一月至一月,这个秋收冬藏的节气里,基地则开始施有机肥的养护环节,俗称“施冬肥”。肥料由榨完油后的菜籽饼、菌菇渣和鸡粪按秘方配比而成,由茶农们人工施放在一行行茶垄中间。通常一亩茶地要配上2吨左右。
而在灭虫方面,乾红坚决杜绝杀虫剂,采用更加环保、健康的物理灭虫方式。茶山基地中每隔五十米就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物理灭虫灯,利用害虫驱光的生理特性,以安全环保、节能生态的方式消灭害虫,保障茶叶的有机品质。
三、宗式八法 技艺传承
早春时节,采摘自乾红茶园黄金纬度线上、长势优越的茶树,并且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鲜叶采摘标准,由经验丰富的采茶农妇手工采下。早晨六点,数百茶农就腰系竹篓步入茶垄间采茶,指尖的动作轻巧而娴熟,双手齐动采摘,往上一提,一颗鲜嫩的茶芽便收入囊中。采下来的茶树鲜叶不能用力压,也不能在太阳下曝晒,要及时送到萎凋车间。然而如此金贵的原料,在制作前却还得经过一番更为精细的筛选。老茶师花费了大量的手工,把焦头、老叶、茶梗一片片剔除,只留取鲜嫩的芽头。再严格按照萎凋→揉捻→发酵→干燥→精制→密封包装的八步炼茶法匠心制作。
制茶,是一场水与火的完美结合。一杯好茶,就是一杯好山好水。天时地利人和,才共同孕育出了内韵丰富的乾红早春茶。
四、品质卓越 四海飘香
宜兴古称“阳羡”,是名茶的故乡,早在唐代就以盛产“阳羡茶”上贡朝廷而闻名于世。而有记载表明,宜兴红茶的生产最早从元代开始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到清代初期,宜兴红茶的制作工艺日臻成熟,品质风格渐趋稳定,逐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。
乾红所产出的早春红茶:干茶条索紧结,金毫与黑条相间;香气高香持久,略带天然花果香;滋味鲜爽醇厚,回味甘甜;汤色清澈透亮,呈标准琥珀色,有金圈;叶底红匀软嫩。以优秀品质和隽永内涵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可。
五、联系方式
有意向购买者可以拨打电话:15861539003 王女士